Indices

16,224.14
Day Low: 16,044.45
Day High: 16,254.90
Turnover($m): 106,152.73
-161.73 (-0.99 %)
Last update time: 19/04/2024 17:44 (15 minutes delay)

Recent Stock Search

2012 大事回顧

比特幣狂潮襲來 各地關注引發監管風險
<匯港通訊> 虛擬貨幣比特幣(Bitcoin)可以說是2017的一個神話,由大部分時間一直是金融市場的配角,甚至被譏為犯罪分子的玩物,一反成為今年搶盡風頭的主角.............
X
<匯港通訊>      虛擬貨幣比特幣(Bitcoin)可以說是2017的一個神話,由大部分時間一直是金融市場的配角,甚至被譏為犯罪分子的玩物,一反成為今年搶盡風頭的主角。至12月中旬,今年比特幣價格已升超過15倍,可說是身價暴漲最快的商品,其市值逾2900億美元,升幅驚人,2017年掀起一輪比特幣狂潮。
 
整個2017年是比特幣的狂飆期,2016年底比特幣價格已蠢蠢欲動升至958美元,2017年第1季最高價為1256美元;到6月底已突破2500美元;及至9月底價格推升至4187美元,漲勢似乎較為和緩,但價格仍高達第2季底的1.64倍;尤其在第4季,10月13日站上5000美元之後就一路飆漲,至11月30日已經站上1萬美元關口,12月以來更是持續站在1萬美元以上,到12月7日、8日,跨過15000美元關口,至12月8日晚間前,最高價位曾經突破17000元,其後又大幅震盪。
 
芝加哥期權交易所以及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近期相繼推出比特幣期貨,是比特幣價格大幅波動的主要原因,當中芝加哥期權交易所的產品於12月10日搶閘推出,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於12月18日推出。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推出比特幣期貨首日急升,曾兩度升停,升幅超過兩成。另外,德意志交易所亦考慮推出比特幣期貨。
 
各國憂慮是否已經出現泡沫
 
比特幣急升,亦引發各國開始憂慮是否已經出現泡沫,開始衍生監管風險的問題。
 
新西蘭儲備銀行行長 Grant Spencer認為,比特幣是泡沫資產的經典例子,現時難以估計價格可以去到幾高的水平,現時的比特幣價格太波動,難以當作交易貨幣使用。台灣中央銀行亦曾警告,比特幣價格波動大,可能產生兌換風險,且容易遭駭客入侵和淪為洗錢等非法交易工具。南韓財長金東兗亦指,相關各部門正在磋商是否應規範比特幣交易。香港證監會亦發出通函,促請投資者注意與比特幣期貨合約及其他加密貨幣相關投資產品有關的風險,並提醒金融服務供應商在以香港客戶為對象時要注意的法律及監管規定。
 
雖然比特幣於投資市場炒得火熱,但不少財金專家都對比特幣的未來大潑冷水,繼「股神」畢菲特、摩根大通行政總裁戴蒙等人指比特幣是泡沫後,美國聯儲局前主席格林斯潘也表示,比特幣令他想起美國殖民時期發行的貨幣,最終變得一文不值。瑞銀財富管理全球首席經濟學家Paul Donovan認為,即使比特幣期貨推出會令市場更穩定,惟比特幣也不會成為一種合法貨幣﹐他直言比特幣這個「泡沬」將繼續變大,最終將終結所有泡沫。
 
香港獨立股評人 David Webb更斥「比特幣是全球首個分散式龐氏騙局!」。    (ST)
 
樓市熾熱 首期靠父幹成新常態
<匯港通訊> 反映香港私人住宅物業價格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最近升至164.46點,創歷史新高。本港樓價在過去數年間屢創高峰,而目前正步入加息周期.....
X
<匯港通訊>     反映香港私人住宅物業價格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最近升至164.46點,創歷史新高。本港樓價在過去數年間屢創高峰,而目前正步入加息周期,但部份市民對樓市前景看法似乎仍很樂觀。
 
今年上半年於農曆新年後,樓市交投暢旺,發展商積極推售樓盤,地價也屢創新高。
 
美國於3月份宣布加息25點子,但本港銀行體系結餘充足,資金出路不多,因此部份資金仍流向樓市。
 
至今年12中旬,美國聯儲局公布本年內第三次加息25點子。有加息前的調查顯示,一部份受訪者認為即使本港跟隨美國加息,加幅須達50點子或以上才會對樓市有影響。
 
有評論者認為,加息對置業人士的心理影響大於實際影響,而且市場早已消化了加息這一因素。也有人並不認同加息後會令樓價向下。
 
由於樓價不斷上升,加上金管局相應的多次收緊按揭,青年人靠自己努力工作賺錢去儲蓄首期買樓感到越來越困難。在這種環境中,一些父母願意付出自己的積蓄,或將自住的單位加按,以協助子女支付首期「上車」;置業靠父母,漸漸地成為樓市狂潮下的新常態。
 
近期有調查估計這種「靠父幹」的買家比例趨於上升,因為「靠父幹」加上發展商提供高成數按揭,成為不少年輕人「上車」的希望。
 
金管局在半年報告中也指出,年輕人依靠父母的本錢置業,已變得愈益普遍。
 
但同時,本港的家庭債務正在加速增長。截至今年第二季止,本港的家庭債務佔GDP比率升到68.3%的新高,背後的原因可能是高樓價和「靠父幹」的置業模式。去年下半年,本港家庭債務增幅為4.3%,到了今年上半年,增幅已提速至5%,不排除下半年增幅進一步加快。
 
家庭債務問題有可能在樓市逆轉向下時,禍延到銀行體系。
 
針對這個現象,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提醒那些作出相關按揭安排的家庭要注意還款能力。他指出,現在的超低息環境極不正常,將自住物業再按或加按的買家應該注意相關的風險。當樓市進入下行周期,經濟可能逆轉,利率或會回升,按揭借款人現時的收入假設到時可能不相符。
 
(WL)
港股大漲強股越強 廉署及證監聯手揪問題細價股
<匯港通訊> 港股在2017年牛氣衝天,由2016年底22000起步,至8月份連升8個月,雖然9月份回氣,至10月因中共十九大會議憧憬再升,11月趁美股創新高及資金推動,恒指盤中創下30199點年中新高..
X
<匯港通訊>     港股在2017年牛氣衝天,由2016年底22000起步,至8月份連升8個月,雖然9月份回氣,至10月因中共十九大會議憧憬再升,11月趁美股創新高及資金推動,恒指盤中創下30199點年中新高,是十年首度破3萬點大關,成交金額亦一度回升至2015年大時代水平。  
 
年內以恒指高位30199點,最多升過37%,而股王騰訊(00700)為首科技股大發神威,汽車股亦有追捧。騰訊市值在年內暴漲,曾首度突破4萬億元,早已取代舊經濟股對港股影響,任何舉動均左右大市走向,手遊「王者榮耀」雖遭官媒連珠發炮批評,引發股價震盪,但在大行唱好合奏下,騰訊股價在5合1 之後首次突破400元關口,在11月份最高攀升至439.6元,相對2016年底的189.7元升幅超過1.3倍,隨騰訊高位回調,港股累積升幅亦告收窄。截至12月18日,累積升幅逾三成。
 
多隻民企先後染藍     股價爆升
 
多隻民企股先後染藍,造就股價爆升,吉利汽車(00175)年初至今累積股價升幅逾2倍,可謂驚人,至2017年12月18日止,是表現最好藍籌。12月才成為恒指新貴的內房碧桂園(02007),累積升幅亦達兩倍。其他多隻內房股年內爆發力強勁,中國恒大(03333)、融創中國(01918)股價亦狂升4倍及3倍,中國恒大主席許家印更一度跑贏雙馬(馬雲及馬化騰),奪中國首富寶座。 
 
深港通至12月通車一年,滬深港通下,南下資金(北水)參與港股比重逐步加深,北水炒作股份影響漸增,年內除騰訊等重磅股外,中芯國際(00981)及中興通訊(00763)均成南下資金炒作對象,成交居前。平保(02318)亦表現突出,年內累積大漲一倍。
 
強股得寵,以往散戶較鍾情炒賣的細價股,殼股有價有市,令散戶及市場中人炒作不亦樂乎,獨股評人 David Webb在5月發表「50隻不能買的股份」名單,令多隻名單中的細股價曾暴瀉八九成,觸發多股發盈警,雖對大市方向沒有大影響,卻引發一連串後續行動。
 
證監會先發制人,勒令多隻細價股停牌,中招是David Webb名單內多隻細價股,當中包括早在6月已停牌的隆成金融(01225),及後第一信用(08215)、中國華仁醫療(00648)、康健國際醫療(03886)、康宏環球(01019),有關股份被指與兒科醫生出身的曹貴子等活躍股壇中人有關,其中康宏停牌更由廉署及證監合作採取行動,先後有副主席、主席等共3名執行董事曾遭拘捕,協助調查,曹貴子行踪更成謎。而康宏環球高層為穩軍心,新任康宏環球總裁吳榮輝為首管理層先後向傳媒解話,更採法律行動,承認公司過去2、3年被一間跨公司集團「騎劫」,令管治及合規經營出現問題,料會出現巨額損失,但強調公司正處理問題,不會影響正常營運。該公司已除曹貴子的執行董事權力,再三強調康宏並非今次調查對象。康宏股東及關係網複雜,有台資富邦蔡氏家族,以及內房股佳兆業(01638)的大股東兼主席郭英成兒子郭曉群,後續發展令投資者關注。 (SY)
 
十大升幅藍籌(截至2017年12月18日)
                     
                                收市價(港元)   累積升幅(%)
 
吉利汽車(00175)               24.75        234.008
碧桂園(02007)                  13.16          203.226
舜宇光學科技(02382)        99.85          194.109
騰訊控股(00700)             394.2           107.802
中國平安(02318)               77.3            99.227
瑞聲科技(02018)             137.1            94.606
銀河娛樂(00027)               61.9            83.136
恒安國際(01044)               83.5            46.62
蒙牛乳業(02319)               21.6            44.578
長實集團(01113)                67.2            41.325
 
本港今年IPO宗數史上最多「同股不同權」新股現突破
<匯港通訊> 本港今年 IPO(新股)宗數為史上最多,達161宗,主要因為大量創業板股在期內上市,有78間,佔總數48%,不過因缺乏大型 IPO 的集資活動,故集資只有約1300億元,不但打不入全球 IPO 市場三甲之內....
X
<匯港通訊>    本港今年 IPO(新股)宗數為史上最多,達161宗,主要因為大量創業板股在期內上市,有78間,佔總數48%,不過因缺乏大型 IPO 的集資活動,故集資只有約1300億元,不但打不入全球 IPO 市場三甲之內,更是自2012年以來集資最少的一年。至於今年創業板 IPO 何解宗數如此之多,市場普遍相信,與市場對殼股需求大有關。
 
另外,新經濟股今年曾一度引發短暫的新股認購熱,而這輪熱潮由具「三馬概念」的眾安在線(06060)開始,到騰訊(00700)系的閱文集團(00772)達到頂峰,結果以凍資5211億元,剔走華泰證券(06886)成為本港史上第二多凍資新股,之後的雷蛇(01337)及易鑫(02858)認購反應雖仍熱烈,惟在易鑫股價破底,並越跌越深之下,這輪新股熱亦告結束。
 
是否容許以「同股不同權」的架構在港上市,一直在市場廣泛討論,這主要因阿里巴巴集團堅持用「同股不同權」的架構,無法滿足香港法規,故阿里最終放棄在香港, 轉而於2014年9月20日在美國上市,集資217.7億美元(約1697億港元),成為當時全球史上集資額最大新股。
 
 
「同股不同權」企業料2018年可上市
 
不過,經過市場多番討論,容許「同股不同權」企業在港上市,今年出現突破,港交所本月15日公布諮詢結果,除決定容許「同股不同權」企業在港上市,更沒有為此設立新板,而是容許其在主板上市,而特權投票則限制每股最多相當於10股投票權,意味股東持9.1%股權將得到逾半話事權。有會計師行早前估計,最快會在2018年第三、四季有同權不同權企業在港上市。
 
港交所又為免落後美國,不希望設立時效,改為以持有人為限制,包括轉讓股份、身故都會令特權失效,其次是持有人必須為公司董事,一旦其干犯欺詐等罪行或被取消董事資格,特權亦會取消。港交所將於明年3月公布相關細則,並就修改上市規則諮詢市場。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早前更預告,明年下半年會有「同股不同權」企業在港掛牌。
 
另一方面,港交所又決定,創業板作為踏腳石的成效不顯著,宣布取消由2008年開始實施的簡易轉板程序。
 
這項措施與其他上市要求的修訂將同時於明年2月15日生效,生效日期之前提交的主板或創業板上市申請,現行上市資格及要求仍適用。 (BC)   
 
大行好友仍主導 明年恒指目標29500-36067
<匯港通訊> 2017年港股成環球股市中的贏家,受惠於企業上升及估值重估,在第4季先升破30000點後回落,綜合多間大行的預測,「北水南下」仍然是2018年的投資主題...............
X
<匯港通訊>     2017年港股成環球股市中的贏家,受惠於企業上升及估值重估,在第4季先升破30000點後回落,綜合多間大行的預測,「北水南下」仍然是2018年的投資主題,而環球風險包括美國加息及税改亦將影響明年的市況。
 
券商目標恒指29500-36067   國指12450-13850
 
大部分券商看好明年港股表現,一般看恒指目標見30000點以上,普遍預測明年恒指可見29500至36067點,國指則介乎12450至13850點 (詳見下表),北水南下資金流入港股,有部份券商看好國指跑贏恒指,而恒指高位應會在上半年出現。
  
但看得較淡的瑞信則預測,恒指明年目標只有28000點,為眾多券商中「最熊」,至於國指則預料有13%上升空間,明年目標為13000點,國指跑贏恒指,原因是內地的流動性透過港股通可為本港市場帶來支持,而美國市場審防若調整,將對港股帶來風險。
 
花旗相信,明年北水續流入,現時內地市場的監管嚴謹,令內地資金傾向投資港股,港股有不少未有在內地上市的科技股及高息股,預期明年本港企業的每股盈利約有19%的增長,較內地企業的16%增幅高,預計港股明年會跑贏A股,里昂指南向資金高度依賴 A股市場成交及散戶參與 。
 
大摩認為,滬、深港股通的資金流動將進一步加快;預測 MSCI 中國指數明年底目標由86上調至100,明年每股盈利增長15%,2019年增長10%。
 
新興經濟為港股增長的動力
 
新興經濟已成為港股增長的動力,各大行繼續看漲資訊科技行業的龍頭企業,盈利增長續推動股市,資產質素改善則有利大型內銀股;內地保險產品需求高、龍頭保險公司對保險科技的開發,有望於明年支持內險股價。
 
股王騰訊(00700)市值在今年內爆升,未來開發新射擊類遊戲「絕地求生」的支持下,未來2年的盈利維持高增長,或能支持股價進一步上升。
 
但瑞信看淡科技股,解釋指因不少科技股已在今年累積升幅1倍以上,明年沒有太大上升空間,大摩對大型科網股估值重估提出警告,但看好高質量、高股息率的股票,包括在香港上市的金融股。
 
環球風險影響港股
 
美國聯儲局在今個月再加息0.25厘,市場普遍預料明年則加息3-4次,估計本港銀行拆息將隨著美國加息而上升,但輕微的加息若或會對本港樓價及地產股估值構成壓力,但未會爆破。
 
值得留意的是,美國稅改或會影響全球資金短期流動性,資金重回美國,成為本港股市短期最大的風險。但目前全球經濟向好,料中港資金不會在短期內大幅流出,部份資金或由大型科技股先行獲利,流入一些受惠於稅改股份。(EC)
 
 
大行對明年港股預測:
  
                   恒指預測    國指預測     明年投資主題
 
高盛               32000        --              中國企業盈利增長、南下資金流入翻一倍
光大新鴻基     34000       13500       港股升浪未完、資金流入亞洲、港股贏A股
瑞銀*              36067       --               南下資金買盤進取
大摩+              31500       12450      互聯互通、南下資金、高質量、高股息率的股票
瑞信                28000       13000      推介內銀、內險和消費品股
建銀國際*        34500       --             北水增、港股企業盈利放慢、升勢至上半年
花旗#              29500       13500       樓價上升、北水持續、內地貨幣政策收緊、美國加息
里昂                31000      13850        國指跑贏恒指
 
 
*建銀國際看明上半年恒指最牛見34500點;但在下半年市場將出現套利的壓力,最熊則見28500點
#花旗最牛看恒指見31000點,最熊則見28000點
+大摩最牛看恒指明年底見37600點
 
業界料明年樓價升5-10% 中資投資趨選擇性和策略性
<匯港通訊> 隨著2017年各大發展商3月起積極推盤,市場購買力釋放,加上政府先後兩次收緊樓按措施,致一手續強,二手平靜的局面持續。10月施政報告公布「首置上車盤」,首批預期只有1000伙.....
X
<匯港通訊>   隨著2017年各大發展商3月起積極推盤,市場購買力釋放,加上政府先後兩次收緊樓按措施,致一手續強,二手平靜的局面持續。10月施政報告公布「首置上車盤」,首批預期只有1000伙,詳情仍在計劃中,無助樓市降溫。展望2018年,業界看法大致相近,皆預計美國聯儲局加息對樓價影響有限,明年樓價升幅介乎5-10%。
 
其中萊坊高級董事及估價及諮詢部主管林浩文較為看淡,表示雖然現時買家仍有能力入市,但可負擔的單位面積越來越細,買家未必再會以高價入市,相信一般住宅樓價明年升幅會放緩至5%,而外圍因素,例如息口上升等,不足以令樓市出現調整。
 
仲量行董事總經理兼資本市場部主管曾煥平則較為樂觀,他指,儘管加息將令住宅銷售放緩,市場對中小型住宅需求仍會保持強勁,預期住宅樓價於2018年將上升約10%,但在符合多個條件下,樓價升幅或高達20%。
 
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布少明預計,明年新盤銷售將持續強勁,今年一手私樓註冊宗數已創十三年新高,樓價上升加上新盤定價高於二手,帶動今年一手金額首次突破2000億元的歷史新高。 在業主持貨力強,叫價強硬,議價有限的情況下,預期發展商未有誘因減價賣樓,定價依然進取。
 
至於加息影響,中原指,即使明年港息正式進入上調周期,但全球經濟增長動力增加、香港經濟及就業市場向好緩和了加息影響,今年香港經濟增長提高,全年可望達到3.7%,明年香港經濟增長仍然向好,加上在累積8輪樓按措施下,銀行及供樓業主的防守力大增,明年加息已是市場預期之內,溫和加息步伐下息率加幅不大,料不會對市場構成顯著影響。
 
另外,政府計劃下季推2幅住宅地,其中啟德住宅地市場估值約180億元,更有望成新地王。不過,萊坊林浩文指,相信中資投地比例會持續,但金額則大大減少。主要是由於中資向外投資多了限制,日後會比較選擇性和策略性投資。 (SC)